大型避难帐篷设计的目的
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沉痛的教训,临时调集救灾物资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,浪费时间,而有些时候天气等的因素是容不得等的。据报道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,部分灾民由于领不到帐篷,只能住进了蔬菜大棚内,而薄薄的一层塑料布就形成了“白天热死,晚上冻死”这样令人尴尬的状态,帐篷在当时是稀缺物质,供应量远小于需求,多数人都未能及时住进帐篷。
考虑到上述其他避难形式的优缺点,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,还是要发展大型蓬屋式的避难模式, 可以在一些地震频发地区建立战略储备库,根据当地的人口储备量的LRT帐篷,篷布可以折叠需要保存的空间比较小,支撑杆件可用木板箱集中放置,篷布等附件如不在阳光直射下很难被氧化,保存可达_5年以上。这样当地震来临的时候就不会十万火急的 调运帐篷。而且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储存不同形式的LRT。
LRT避难帐篷的功能性比目前的帐篷很大的提升,不仅可以用作临时避难所,还可以稍加改装用作临时医院,临时学校,临时食堂,临时货仓……这是目前的12㎡的避震帐篷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。
LRT避难帐篷设计基于 战略储备的需要,尺寸空间比起一般的救灾帐篷要大许多,面积大会 合理的安排灾民, 多的灾民能入住帐篷,提高空间的利用率。但是大规模集中式避难模式肯定牺牲了灾民的隐私空间,所以LRT只能作为短期的避难模式,一般不会超过3个月,然后另用其他 性避难住所来代替LRT。另外LRT对基础无任何要求,无需做任何形式的预埋。可的在平地上架立(在城镇的避难设计中应该事先规划出临时避难所,场地实际已经按要求平整完毕,并且假定震后场地亦不会受到严重破坏)。